2021级汉语言文学陈择逍
有这样一类人群,他们对美的事物很害怕,打扮光鲜亮丽就不敢出门,害怕收到他人的点评,也不敢主动向外界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。这就是“美丽羞耻症”。近日,“美丽羞耻症”更频频冲上微博热搜并引起广泛热议。在微博话题的讨论中,很多网友反映自己不仅仅是害怕美丽,更是害怕优秀。比起取得优秀成绩考第一名更害怕别人讨论自己,害怕不能长久维持优秀而遭到嘲讽。诸如此类的心态也广泛出现在大学生群体中。
何为“美丽羞耻症”?顾名思义,耻于优秀,害怕取得优秀,在机遇面前不敢表现自己。这样的症状在大学生群体中屡见不鲜,具体表现为“知道答案也不敢在课堂上回答”“取得好成绩不敢声张分享”“小组展示拒绝上台发言”等。种种“症状”反映的不仅是部分年轻人对优秀的恐惧,更是过度在意外界看法的表现。
造成“美丽羞耻症”的原因不在外界因素,关键更在年轻人自身。很多时候,人们往往习惯将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,并在直觉上高估他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,从而认为他人对自我有着过高期待,从而导致对他人评价过度在意。此外,在“内卷”时代下,“反内卷”风潮的兴起让很多人分不清努力与“内卷”的区别,基于此,大学生们害怕表现出“过于努力”倾向而被扣上“卷王”的帽子,从而受到周围人的嘲讽。加之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,历来主张谦逊、低调,这也让很多同学在遇到机会时“谦逊”放弃,错失提升自己的时机。
基于此,笔者认为,不要过度在意他人评价,重新认识自己最重要。网易新闻数据显示,社会中人际交往遵循的往往是1:2:7准则。即70%的人根本不会在意你干什么,20%的人无论你做什么都会认为你不好,剩下10%的人则会认为你做什么都对。由此可以得出:你并不是人群的“焦点”,大学生们应该将目光更多地聚焦在自己身上,深入了解自己所需,关注自身的成长。在生活中,你并没有那么多观众,而你自己就是最好的观众。当然,谦逊和低调固然是优良品质,但勇敢、自信也是优秀的品格。谦逊是为了让年轻人们能时刻反思、积极进取,为了谦逊而放弃进取是不明智之举。
美丽不是错误,优秀也值得追逐,要想“根治”“美丽羞耻症”,学校和个人的联动也显得很重要。一方面,学校可以开展相关课程或知识讲座,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优秀,区分良性进取与恶性竞争的差别,鼓励同学们展现自我、互相学习;另一方面,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,每个人都无法面面俱到,但可以专注于自己热爱的方向,牢牢把握珍贵的机会并为之热爱的事物去努力。相信没有了“美丽羞耻症”的年轻人们会成为更优秀的人,活出更精彩的人生!(编辑:余芯雨)